秦始皇建立“德兼三皇,功盖五帝”的伟大功业后,面对广袤的国土,面对雄伟壮丽的名山大川,决定开始他的巡狩生涯。巡狩,指天子出行视察地方。在百家争鸣的时代,儒家等学派已有了天子巡狩四方的设想,始皇不仅第一个践行了大一统理论,也是第一个践行天子巡狩四方这种政治思想的帝王。下面历史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,一起来看看吧!
从公元前220年到公元前210年的十年时间里,始皇先后五次出巡。其足迹西到陇西腹地,东至大海之滨,黄河上下,大江南北,可以说帝国的四方边界,名山大川,都留下了始皇的足迹。
公元前220年,即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后的第二年,始皇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出巡。他由咸阳出发向西巡视,经陇西到北地,之后又到达了六盘山的支脉鸡头山,最后经陇县返回咸阳。这次巡视的主要目的是看看秦国故土的山川,告慰秦国历代先王的在天之灵,同时检阅这一地区秦军的边防状况,确保秦国故地之安全。
公元前219年,始皇第二次出巡。这次出巡,始皇带了大批文武官员。巡行队伍从咸阳出发,一路向东,经过三川郡、颍川郡、东郡、薛郡,一直走到了今山东境内。他们首先登上邹峄山,在此刻石为始皇歌功颂德。不久,始皇在这里召集了齐鲁一带的儒生,与他们商议封禅泰山的礼仪等事宜。商议完毕后,始皇北上泰山,在泰山顶祭天。在从泰山顶上下来的时候,突然天降大雨,始皇一行人就在一颗大树下避雨。雨停后,为感谢大树的遮雨之功,始皇封这棵树为“五大夫”。到泰山脚下后,始皇一行人又在梁父山举行了祭地的仪式,并刻石纪念,碑文如下。
“皇帝临位,作制明法,臣下修饬。二十有六年,初并天下,罔不宾服。亲巡远方黎民,登兹泰山,周览东极。从臣思迹,本原事业,只诵功德。治道运行,诸产得宜,皆有法式。大义休明,垂于后世,顺承勿革。皇帝躬圣,既平天下,不懈于治。夙兴夜寐,建设长利,专隆教诲。训经宣达,远近毕理,咸承圣志。贵贱分明,男女礼顺,慎遵职事。昭隔内外,靡不清净,施于后嗣。化及无穷,遵奉遗诏,永承重戒。”
在梁父山刻下碑文后,始皇一行人继续向东,到达了渤海边,“于是乃并勃海以东,过黄、腄,穷成山,登之罘,立石颂秦德焉而去”。“黄”就是今山东黄县,“垂”是今山东福山县,两地都是渤海湾上的港口。成山是今山东半岛的成山头,之罘就是今山东烟台,在之罘,又有人为始皇勒石颂德。
刻石后,巡行队伍转向东南,沿海岸线一路南下,到达了琅琊郡,即今山东省诸城市东南,登琅琊山。在那里,始皇住了三个月,建了琅琊台,下令自内地迁徙百姓三万户到这里。然后李斯写下了著名的琅琊碑刻,为秦始皇歌功颂德:
“维二十八年,皇帝作始。端平法度,万物之纪。以明人事,合同父子。圣智仁义,显白道理。东抚东土,以省卒士。事已大毕,乃临于海。皇帝之功,劝劳本事。上农除末,黔首是富。普天之下,抟心揖志。器械一量,同书文字。日月所照,舟舆所载。皆终其命,莫不得意。应时动事,是维皇帝。匡饬异俗,陵水经地。忧恤黔首,朝夕不懈。除疑定法,咸知所辟。方伯分职,诸治经易。举错必当,莫不如画。皇帝之明,临察四方。尊卑贵贱,不逾次行。琅邪不容,皆务贞良。细大尽力,莫敢怠荒。远迩辟隐,专务肃庄。端直敦忠,事业有常。皇帝之德,存定四极。诛乱除害,兴利致福。节事以时,诸产繁殖。黔首安宁,不用兵革。六亲相保,终无寇贼。欣奉教,尽知法式。六合之内,皇帝之土。西涉流沙,南尽北户。东有东海,北过大夏。人迹所至,无不臣者。功盖五帝,泽及牛马。莫不受德,各安其宇。
“维秦王兼有天下,立名为皇帝,乃抚东土,至于琅邪。列侯武城侯王离、列侯通武侯王贲、伦侯建成侯赵亥、伦侯昌武侯成、伦侯武信侯冯毋择、丞相隗林、丞相王绾、卿李斯、卿王戊、五大夫赵婴、五大夫杨樛从,与议于海上。曰:古之帝者,地不过千里,诸侯各守其封域,或朝或否,相侵暴乱,残伐不止,犹刻金石,以自为纪。古之五帝三王,知教不同,法度不明,假威鬼神,以欺远方,实不称名,故不久长。其身未殁,诸侯背叛,法令不行。今皇帝并一海内,以为郡县,天下和平。昭明宗庙,体道行德,尊号大成。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,刻于金石,以为表经。”
刻石完毕后不久,齐地一个叫徐福的人上书始皇,说海上有三个神山,蓬莱、方丈和瀛洲,有许多神仙居住在那里,“请得斋戒,与童男女求之”。
始皇经过一番考虑后答应了徐福的请求,开始全力支持徐福的求仙活动。但徐福求的仙是住在海上,因此,始皇除了为徐福挑选童男童女外,还必须建造可以用于出海的船只。
恰好,始皇这次出巡经过山东的五个港口城镇:黄、腄、成山、之罘和琅琊。前四个古港,属于原莱国,莱国人素来以善于航海而闻名,常常在渤海打渔捕捞。由黄县、腄县向北,经庙岛群岛就可以横渡渤海海峡;从成山向南,就可以到东南沿海各地。而琅琊古港,更是春秋战国时越国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。当年越王勾践迁都至此,在这里造台观海。后来,勾践造船八百艘,帅死士三千人出海航行,场面空前壮观,也显示了这里高超的造船技艺。
有了这样的经历,始皇相信秦帝国可以造出适合远距离航海的船只,因此才答应了徐福的要求。这样,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、有计划、有目的的大规模远航活动就此开始。
走出琅琊后,始皇一行人南下东海郡,到达了彭城,即今江苏徐州。在这里,始皇想起当年周王室的九鼎中有一只沉在了泗水河底,就想把它打捞出来,于是“斋戒祷祠,欲出周鼎泗水,使千人没水求之,弗得”。始终没能找到这只鼎的始皇有些失望,就决定离开此地。
巡游队伍从泗水郡渡过淮河,进入了衡山郡。然后从衡山郡向西,到了南郡,再从南郡沿长江一路向东,到达了洞庭湖畔的湘山。在湘山,大风骤起,巡行队伍无法继续前行。
一路顺畅的始皇见此情形,龙颜大怒,认为是这个地方的山神水神在和自己作对,他就问身边的博士:“这里的神仙什么来头,竟敢和朕过不去?”博士对始皇说,湘山祠里供的神仙是湘君和湘夫人,就是舜帝的妻子、尧的女儿。
按理说这些上古明君的后人,始皇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。但一路巡行过来的时候,看到这万里河山都拜倒在自己脚下,始皇不禁飘飘然,以为自己就是天地万物的主宰,有了唯我独尊的疯狂心态,即使尧舜也不放在眼里,何况他们的后人。于是“始皇大怒,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,赭其山”。直到湘山上露出光秃秃的红土才罢休。后来,这些木料就被变成了征伐百越的造船材料。
发完这一通淫威后,始皇由长沙郡北上,经南阳郡折向西北,由武关返回了咸阳。
公元前218年,始皇第三次出巡。车队从咸阳出发到达三川郡时,韩国贵族张良派力士拿铁锤在博浪沙伏击秦始皇,但铁锤只击中了始皇的副车,并未伤到始皇。始皇受到惊吓,立即派人追捕,但没能将凶手抓获,于是他便下令“天下大索十日”,但仍一无所获。
始皇虽然受到了惊吓,但车队并没有因此返回咸阳,而是继续东行,再次到达山东,登上之罘山,刻石颂功,其文如下。
“维二十九年,时在中春,阳和方起。皇帝东游,巡登之罘,临照于海。从臣嘉观,原念休烈,追诵本始。大圣作治,建定法度,显箸纲纪。外教诸侯,光施文惠,明以义理。六国回辟,贪戾无厌,虐杀不已。皇帝哀众,遂发讨师,奋扬武德。义诛信行,威
旁达,莫不宾服。烹灭彊暴,振救黔首,周定四极。普施明法,经纬天下,永为仪则。大矣哉!宇县之中,承顺圣意。群臣诵功,请刻于石,表垂于常式。”
归途中,车队再次经过琅琊港,一行人就从这里折而向西,回到咸阳。
时隔两年之后,即公元前215年,始皇第四次出巡。这次出巡,有很强的巡视边防的性质。巡行队伍从咸阳出发后,一路向东直达碣石,并在那里刻石记功。为追求长生不老,始皇再次派出方士卢生等人入海求仙。
卢生出发后,始皇一行人由碣石向西,巡视了秦帝国的北部边防线,最后,始皇从上郡回到咸阳。巡视结束后,始皇便开始做北击匈奴的准备工作,第二年便派出了蒙恬的三十万大军,击溃了匈奴主力。
公元前211年,始皇第五次出巡,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出巡。这次出巡的规模十分庞大,始皇带着丞相李斯,少子胡亥和中车令赵高等人,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巡守之路。
这年农历十一月,他们到达云梦,即今湖南、湖北交界地区,又从这里南下到达了九嶷山,相传虞舜就葬在此地,于是始皇“望祀虞舜”。祭祀完毕后,巡行队伍顺江东下,经今马鞍山、杭州到达了到钱塘江边,本打算渡河,恰好赶上了钱塘江大潮,就被迫沿江西行120多里,在最狭窄处渡河。
过钱塘江后,始皇到会稽山祭祀了大禹,“望于南海,立石颂德”。这次所刻的碑即著名的《会稽刻石》,碑文如下。
“皇帝休烈,平一宇内,德惠修长。三十有七年,亲巡天下,周览远方。遂登会稽,宣省习俗,黔首斋庄。群臣诵功,本原事迹,追首高明。秦圣临国,始定刑名,显陈旧章。初平法式,审别职任,以立恒常。六王专倍,贪戾傲猛,率众自彊。暴虐恣行,负力而骄,数动甲兵。阴通闲使,以事合从,行为辟方。内饰诈谋,外来侵边,遂起祸殃。义威诛之,殄熄暴悖,乱贼灭亡。圣德广密,六合之中,被泽无疆。皇帝并宇,兼听万事,远近毕清。运理群物,考验事实,各载其名。贵贱并通,善否陈前,靡有隐情。饰省宣义,有子而嫁,倍死不贞。防隔内外,禁止淫泆,男女絜诚。夫为寄豭,杀之无罪,男秉义程。妻为逃嫁,子不得母,咸化廉清。大治濯俗,天下承风,蒙被休经。皆遵度轨,和安敦勉,莫不顺令。黔首修絜,人乐同则,嘉保太平。后敬奉法,常治无极,舆舟不倾。从臣诵烈,请刻此石,光垂休铭。”
之后,巡游队伍北上,先后经过今江苏苏州、南京,然后从南京渡过长江,从海道北上,再次到达了琅琊、之罘。经过一些方士的忽悠,始皇决定海巡除害,在之罘附近的海面上,始皇见到一只巨鱼便以强孥将其射杀。之后始皇便开始向咸阳方向返回。
当走到平原津的时候,始皇突发疾病,而且越来越重,到沙丘时,始皇就病死了。赵高等人秘不发丧,将始皇的尸体经井陉、九原运回了咸阳。这次出行,是始皇出巡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。但没想到的是,他威风八面地出巡,回来时却变成了伴着鱼腥之臭的尸体,这样的反差,不失为一种讽刺。
纵观始皇的五次出行,我们就会发现,他不是心血来潮地想去哪就去哪,而是有规律、有目的的一系列活动,这些活动有共同的特点。
第一,队伍庞大,场面奢华。始皇每次出行,都有众多的随行人员,而且一次比一次多。第一次出行陇西的时候,始皇只带了少量亲随和必要的护卫。第二次出行,是始皇在统一后第一次向东方六国故地展示威严,因此带了大批的文武官员,派出的秦军护卫也是精锐中的精锐。到了第三次时,始皇就开始更加注意防范敌对势力了,因此有了副车等防备刺杀的用具。第四次出巡有些巡视边防的意味,因此规模不是太大,但由于出巡地区多在边境,想必是护卫军的数量增加了。最后一次出巡是规模最大的一次,始皇带上了丞相李斯和自己的小儿子胡亥,还有大批官员以及一些他宠爱的妻妾。最终,始皇暴毙沙丘,再也不能安排自己的下一次出巡了。
第二,出巡频率高。始皇从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大业,到公元前210年病死于沙丘,总共十一年。在这十一年里,他五次出巡,按照《尚书·尧典》的记载:天子五年一巡狩。从这一标准来看,始皇出巡的频率实在是太高了。若按年头算,始皇在位的二分之一时间都在巡行,这样高的出巡频率在中国古代帝王中是数一数二的,或许只有隋炀帝能与之相比。
第三,出巡历时较长。在各类史料上,除了始皇的第五次出巡有明确的时间记载外,其他四次出巡的时间都无明文记载。但我们可以根据第五次出巡所用的时间、经过的地区、当时的交通工具、道路状况以及始皇游山玩水、祭祀天地、勒石记功等活动,综合分析和推断出其他各次出行所花费的时间。
综合起来看,始皇第一次去陇西巡狩时,由于距离较近,可能用了三个月左右。第二次到第四次,每次的时间可能都在五个月到八个月,最后一次时间最长,有十个月。
第四,时间安排科学合理。始皇的几次巡游,到达海边时都是夏季,到达长城一线时也都是夏末秋初。此时内地炎热,到海边和北边一带可以在游山玩水的同时顺便达到避暑的目的。最后一次出巡时,始皇是十月出发,此时北方渐渐变得寒冷,始皇把目的地选到了南方,在南方度过了寒冬和初春。到了夏季,始皇再次北上到渤海一带,在海滨度过了盛夏。从这些情况来看,始皇每次出巡都是考虑到各地的气候条件后再作出周密合理安排的。
第五,巡守的范围广、距离远。秦王朝建立初期,有三十多个郡,后来经过北击匈奴、南平百越以及拆分合并之后,达到了四十六个。始皇五次巡游,经过了这四十六个郡中的三十八个,巡守范围不可谓不广。他的足迹,东到今山东威海,西到今甘肃临洮,最北到达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,最南到了今浙江绍兴。可见,除新开拓的西南、岭南和北部几个郡县外,始皇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帝国的版图。一些学者根据始皇的出巡路线进行了研究,认为始皇的前后五次出行,其行程达到了2万公里,而地球的赤道不过4万公里,也就是说,始皇五次巡狩走的距离,足以绕过半个地球。
第六,以东巡为主。始皇的五次巡游,除了第一次“始皇巡陇西、北地,出鸡头山”外,其余四次均是东巡。第二次是从咸阳东出函谷关,一路向东到琅琊。第三次也是东出函谷关到琅琊、之罘。第四次是巡狩长城一线,直抵辽东地区。第五次,始皇先向南,出武关,经云梦、会稽,然后再次向东到琅琊、之罘,最终死在了回去的路上。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始皇出巡的主要目的地就是齐鲁一带,四次东巡,三次都到了之罘、琅琊。
始皇为什么要大张旗鼓、如此频繁地出巡?要知道,始皇完成统一大业时已经是三十九岁的人了,最后一次出巡时已五十了。古人常说,“人活七十古来稀”,当时人们活到七十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。因此,始皇五十岁的年龄在古代已经算是不小了,为何他还要在如此高龄时不辞劳苦地出巡呢?
首先,“以示强,威服海内”。
每次始皇出巡,都带着威严盛大的仪仗队和护卫队,其目的就是想通过巡行,展示秦朝的强大力量,稳定刚刚建立起来的政权。胡亥就曾说过:“先帝巡行郡县,以示强,威服海内。”
秦王朝刚刚建立,始皇就用三年时间在帝国范围内巡行了一遍。目的就是通过展示威严和强大,使原六国地区的百姓从精神上对其臣服,以达到安定天下、巩固统治的目的。博浪沙行刺事件发生后,始皇更加坚定地认为,东方六国反秦势力尚在,必须通过宣扬威德,给六国旧贵族极大的心理压力,使他们产生畏惧,从而放弃反秦的打算。
后来的两次巡行,始皇都是到了齐楚故地,这是因为秦国故地的巴蜀、汉中和关中地区,对秦的统治已经习惯,民众受到的剥削也较轻,统治基础较为稳固。但楚国和齐国是最后被灭掉的两个大国,尤其是齐国这一老牌强国,秦军兵不血刃就给占领了,因此齐国的经济和军事潜力都没有受到多大破坏,贵族势力也没受到严重打击。一旦这里发生反秦事变,会对新生的帝国造成极大的威胁,因此始皇特别关注这里,四次东巡,三次都是以这里为目的地。
所谓“威服海内”,即指始皇不只要震慑六国,还要威服南北的敌对势力。因此,始皇先后两次巡游都经过了北部长城一线的边郡,南巡时也到达了湘山地区,准备对百越用兵。
除了“以示强”之外,始皇巡狩的另外一个目的胡亥没有说,那就是压制所谓的“天子气”。当时盛传,东南有“天子气”,因此始皇向东南巡视,是为了靠自己的“天子气”,压制这个还未诞生的“天子气”,即“因东游以厌之”。这里的厌,就是压的意思。后世许多文献都记载,始皇在巡行到楚地时,经常更改当地的地名,甚至还听从方士所言,采取挖地脉、修筑厌气台的荒唐措施来破坏东南的“天子气”。
此外,为了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,始皇每到一地,不忘“宣省习俗”,对民教化。过山东时,始皇在泰山祭天,在梁父山祭地,并在邹峄山、之罘、琅琊山勒石纪念,一来宣扬自己的丰功伟绩,二来对民众教化,以达到巩固其统治的目的。
其次,祭祀鬼神。
在中国古代,秦始皇可以说是信仰最多的皇帝之一。当时,佛教、道教等宗教还未诞生,但是各地普遍有自己独特的神仙体系,人们相信山有山神、水有水神,并对其进行祭祀。根据湖北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简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墓竹简,我们可以得知,始皇完成统一后,虽然致力于完成大一统,使一切整齐划一,但大一统的范围始终未触及宗教信仰这一领域。这很可能是因为始皇怕死,对各神仙都不敢得罪,只好走到哪就祭到哪。因此,秦完成统一时,六国建立的神仙体系并未被始皇划一,而是全部保留下来并成为秦代神仙体系的一部分。这其中,尤其以齐国神仙体系对始皇的影响最大。
齐国地处海滨,许多人在出海时会见到海市蜃楼等自然奇观,当时的科学不足以解释这种神奇的自然现象,于是人们就认为是神仙居住在那里,因此,齐人认为神仙大都居住在海上。齐国的文化发达,各学派在齐国都有一定地位。在阴阳家的影响下,齐国出现了许多寻仙问药的术士,在这些术士的鼓吹下,齐国的神仙体系迅速完善起来,并对其他国家的神仙体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。
秦帝国建立后,帝国之内存在两大神仙体系,一是以齐地为中心的东方神仙体系,二是以秦国本土为中心的西方神仙体系,这就是秦王朝的宗教文化背景。
在这一背景下,始皇为了让各路神仙保佑自己长命百岁、保佑帝国永世传承,就开始了他在各地的祭祀封禅活动。“过彭城,斋戒祷祠”,“行至云梦,望祀虞舜于九疑山”,“上会稽,祭大禹”,并多次登临之罘、琅琊等地,祭拜齐国众神。对于一个信神的帝王来说,对于一个奢望长生的帝王来说,这样频繁的祭祀活动是不难理解的。
再次,个人因素。
始皇如此频繁的出巡,除政治和宗教目的外,还与始皇的个人因素有关。秦国地处西北地区,这一地区素来交通不便,人们都将出远门视为一种理想,直到现在,“慕远行”仍是陕甘地区的文化传统之一。秦国的历代国君,如秦惠文王、秦武王、秦昭襄王等,都有跋山涉川、频繁远行的记录。而且,秦国国君素来以勤政闻名,“日夜有呈,不中呈不休息”,成为秦国国君的行政风格之一。始皇以昭襄王为榜样,在他看来,巡狩天下是“慕远行”的风俗使然,更是作为天子应该履行的责任之一。因此,始皇频繁出巡,是受到秦人文化传统和自身个性的影响。
除此之外,秦始皇频繁出巡,还受到长生不老这一欲望的驱动。在坚信神鬼存在这一前提下,秦始皇“敬天事鬼”,渴求能得到各路神仙的保佑。在不断祈祷天神保佑帝王基业的过程中,他渐渐有了和神仙一样长生不老的欲望,并做出了寻仙求药的狂热举动。
第二次巡狩时,徐福告诉始皇海上有神仙,由此引发了他对长生不老的追求。徐福之后,始皇又找到燕人卢生,让他去找神仙,还让韩终、石生等为他求长生不老药。最后一次出巡时,始皇已经是五十岁的高龄了,开始有了对死亡的恐惧心理。于是,他做最后一次寻仙问药的努力,亲自下海寻仙,“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。自琅琊北至荣成山,弗见。至之罘,见巨鱼,射杀一鱼”。最终,一直作为始皇出巡动力之一的寻仙事宜无果而终,而始皇也在这次巡狩之后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,再也不用为虚无缥缈的神仙劳苦奔波了。
始皇的巡狩活动就这样结束了。千年之后,只有泰山上那几块石碑还矗立在那里,接受风吹雨打。模糊不清的小篆,已经记不清当年始皇的容貌了。后来有人受此启发,决定自己死后立下无字碑。功过是非,任由后人说。这人便是一代女皇武则天。
免责声明:www.yesbaike.com只负责收集整本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esbaike.com/view/32516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